近年來,未成年人“打賞門”事件屢見不鮮,甚至有些家長在孩子發(fā)生過大額打賞行為后,仍疏于監(jiān)管,導致發(fā)生二次打賞行為。近日,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二審審結了一起未成年人二次打賞主播的案件,10歲男孩小州的母親希望追回孩子打賞主播的14萬元,未獲法院全額支持。(據(jù)中國青年報報道)
根據(jù)《民法典》第十九條規(guī)定,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具體到未成年人直播打賞行為,當代理人不予同意或追認打賞行為時,未成年人的打賞行為應該無效,平臺基于這種無效打賞取得的財產應當返還,無法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因此,在過去的很多案例中,最終都以平臺退還相關費用而結束。
未成年人心智發(fā)育不成熟,缺乏正確的價值觀和消費觀念,自控能力較差,容易受到巨額打賞或游戲的誘惑。網絡平臺應設立相應的防護機制,限制未成年人的消費行為,確保他們在合理的范圍內消費。然而,網絡服務提供者通過技術措施預防未成年人沉迷網絡固然重要,但也不應過度強調平臺的退款義務而弱化了家長作為監(jiān)護人的監(jiān)管責任。
具體到本案例中,家長明知道自己的孩子曾經出現(xiàn)過巨額打賞行為,但卻疏于管理孩子使用電子產品,也未能妥善保管自己的支付密碼等隱私信息,才導致了孩子再次出行巨額打賞行為。家長作為孩子的監(jiān)護人,有責任和義務引導孩子正確使用網絡,避免其沉迷于網絡世界。因此,家長應該密切關注孩子在網絡上的行為,加強對孩子的監(jiān)管和教育,使其了解網絡消費的規(guī)則和風險,培養(yǎng)其正確的網絡消費觀念和網絡行為習慣。
“熊孩子”二次打賞平臺不給退全款這一案例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家長在發(fā)現(xiàn)“熊孩子”有網絡打賞行為后,追償之余更需要加強對孩子的監(jiān)管,如果家長一再放任孩子打賞,那就只能承擔相應的損失。(寧實平)
(作者:寧實平)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120330032
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5120170002
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lián)網出版許可證 (署)網出證(桂)字第020號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桂)字第0230號
網警備案號:45010302000253
桂ICP備11003557 南寧新聞網版權所有
舉報電話:0771—5530647 郵箱:mail@nnnews.net
登錄南寧云賬號
登錄
還沒賬號?立即注冊
點擊頭像快速登錄
請輸入驗證碼